中國公路網: “后勤大管家”劉明軍五本賬 |
來源:系統(tǒng)管理員 時間:2018/8/30 點擊:8044次 |
修灑水車
人物簡介:劉明軍,男,1982年5月25日出生,漢族,河南鄭州人,畢業(yè)于鄭州經濟貿易學院,現任河南公路港務局集團倉儲單位綜合部部長,參加工作后被單位評為“先進工作者”“業(yè)務標兵”“五四青年突擊手”“優(yōu)秀員工”,進入公路港集團后多次榮獲“先進個人”等稱號。 “工作要干好,錢也要�。 � 這是公路港集團綜合部劉明軍常掛在口頭上的一句話。 騎著電動車、跨個小腰包出去辦事是很多人對劉明軍的第一印象,他舍不得開車耗油、天天精打細算,將費用精打細算到小數點后兩位,在平凡的崗位上,把開源節(jié)流做到極致,被大家親昵地稱為“摳門葛朗臺”;他貼心服務單位,細心做好后勤,精心做好管理,多次不顧個人安危參與庫區(qū)搶險搶修……在同事們眼中,他是一臺“永動的發(fā)電機”,不知疲累,不會停歇,永遠保持著最好的狀態(tài),在工作中實現著“效能最大化”。 而劉明軍自己說,干工作,心中得有幾本賬。 第一本“效率”賬:他建立五本臺賬高效工作錘煉“職業(yè)中樞”,打造“明軍滴滴拼車”,創(chuàng)造更多價值為企業(yè)發(fā)展深度節(jié)能。 畢業(yè)于鄭州經濟貿易學院的劉明軍先后在長安汽車河南銷售中心及高速交警六支隊后勤部工作,從汽車行業(yè)的全國銷量冠軍到后勤部的業(yè)務標兵,能吃苦、認真高效的工作作風讓他克服重重難關,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進入公路港集團后,劉明軍從普通的后勤工作人員成長為倉儲單位中的部門負責人,個人的工作能力通過鍛煉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形成了高效穩(wěn)定的工作作風。 到綜合部之后,面對異常繁瑣、龐雜的工作內容,如何提升工作效率,加強與各部門工作的溝通及配合,讓綜合部“輕裝上陣”做好倉儲工作的“紐帶”作用?這成為劉明軍首要解決的頭等大事,他利用所有的碎片化時間,結合工作實際,不斷摸索,整合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公路港集團倉儲綜合部辦公方案》,該方案調整了綜合部人員職能,整合了部門內部資源,將人員配置與崗位進行細分,無形中做到定人、定崗、定責,加快信息反饋的速度,優(yōu)化工作流程,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除此以外,劉明軍還根據自己工作經驗進行總結,建立了五本辦公臺賬,原來單位用車修車管理混亂,大家出去辦事,通常一個部門派一輛車,一輛車一天可能只辦一件事造成單位資源浪費,劉明軍的《車輛安全與管理臺賬》出臺后,原來的“一車一用”改為“一車多用”,實行各部門外出辦事“拼車”制,同一路線“拼車”“拼事兒”“拼時間”,這樣不僅節(jié)省了單位資源還無形中提高了辦事效率,被同事們親切的稱為“明軍滴滴拼車”。車輛維修方面,實行定人追責,精確到個人,在最短的時間內提高了員工的責任感,用車修車賬目一目了然,極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庫區(qū)多、面積大,之前各科室采購維修方面管理混亂,劉明軍做出對應--建立《簽呈月臺賬》,讓4個庫區(qū)和機關各科室采購維修簽呈辦理進度一目了然;庫區(qū)水電收入統(tǒng)計一直不夠系統(tǒng)化,劉明軍隨后建立的《庫區(qū)水電收入支出臺賬》,可以實時掌握各庫區(qū)水電明細及峰谷月份,節(jié)省了大量統(tǒng)計時間;針對辦公室的資源浪費,劉明軍也有著自己的方法,他整合出了《辦公樓區(qū)域管理辦法》及《打印機管理辦法》,從日常提效率,從源頭抓浪費�!肮ぷ餍侍岣�,又快又好又不窩工在縱向對比中其實就是減耗,企業(yè)減耗就是節(jié)能”,劉明軍如是說。 “有困難,我先上;有問題,我來扛!”劉明軍把這句話融入到骨髓里,身體力行用行動證明自己,部門里他總是第一個上班最后一個下班,每天堅持做工作筆記,衡量修正自己對一天工作時間的運用,工作中從沒抱怨過一句。在他的感染下,大家一掃之前散漫的工作作風不再互相推諉,主動承擔起各項工作,人人養(yǎng)成下班前總結工作不把問題遺留到第二天的習慣。漸漸地,綜合部轉變了拖沓的工作作風,變成了如今單位中效率最高的部門。 劉明軍在倉儲單位綜合部工作至今,高效的工作作風貫穿始終:“做好心中的效率賬,任何一個部門都能成為職業(yè)中樞,為企業(yè)發(fā)展深度節(jié)能。算好這筆賬,無形勝有形。” 第二本“溝通”賬:多方奔走嗓子說啞,算好差價做好溝通,三件事為單位節(jié)省開支十幾萬元。 2016年夏季,因原公路港集團倉庫場地出租,需將三十多輛報廢中巴車從柳林收費站處轉移至十五公里外的停放點,專業(yè)拖車人員高額的收費讓大家直皺眉。怎么辦? 車要運走,錢也要��! 抱著這樣的信心,劉明軍頂著四十多度的高溫,到市場上一一比對價格,連續(xù)跑了五天后,發(fā)現最便宜的運費也得需要2000元/輛。 還是貴!劉明軍決心自己想辦法。 他找到一個以前認識的吊車司機,打了四十分鐘電話,努力說服對方接下這項業(yè)務。司機到場后,他號召同事們一起幫助搬運報廢車輛,高溫下的汗水在衣服上濕了又干、干了又濕,最終結成厚厚的白霜,這樣的場景感動了吊車司機,最后每輛車的運費是300元/輛,僅此一項為單位節(jié)省費用5萬余元。而讓所有人感動的是,車輛清場后,劉明軍一人蹲在地上撿拾廢棄車輛掉落的一些零部件,綜合部入賬項中有一欄寫著:賣廢品,108元。 2016年年底,倉庫租賃方為了不影響自己施工進度,通知倉儲單位處理之前老單位遺留的報廢工程機械,這些機械隨便一輛就有二十多噸重,全部移動至少需要動用兩輛60噸大型吊車,當時已經是農歷臘月二十八,市場上大部分搬運人員都已回家過年,沒回家的則漫天要價,面對人員緊缺及高額的運輸費用,劉明軍又一次挺身而出,一邊安慰大家不要氣餒,另一邊想方設法聯系到朋友雇了4輛大板車、2輛60噸吊車來進行轉移。因大型工程機械運輸涉及道路行駛的安全,劉明軍只能帶人夜間作業(yè),奮戰(zhàn)兩個夜晚的成果是:最后不僅報廢工程機械全部運出,費用也從原來的8萬元壓縮到了3萬元。 2017年9月份,倉儲單位幾個庫區(qū)需要購買一批消防用的工業(yè)水桶,一只水桶市場價400元,需要一次性購買40只,劉明軍想起多年前帶著家人出門散心時曾無意中見過這種水桶,同樣的質量和款式要比市場上的便宜不少,他馬上開車,靠著記憶一點點尋找,用了兩天時間,終于在新鄉(xiāng)找到了這個賣水桶的地方,經過和老板的耐心溝通,又聯系到水桶的生產廠家,親自協(xié)商洽談最后以每只30元的價格購買到了這批水桶,僅此一項節(jié)省近1.5萬元。 夏去冬來,光這三件事情,就為單位節(jié)省了十多萬元,劉明軍對此感悟頗多:“溝通也沒什么深刻的學問,有時候多打幾個電話,多為對方做好利弊分析,做好心中的溝通賬,事半功倍。” 第三本“精細”賬:精打細算,節(jié)能挖潛,僅聽馬桶水聲就為單位減少30萬元的開支,一年為單位節(jié)省近百萬元,愿做綜合部的“葛朗臺”。 倉儲單位要負責四個庫區(qū)的管理,每天都有處理不完的瑣事,小到電燈維修,大到每年巨額倉庫維護,甚至連馬桶堵塞疏通都需要劉明軍來管,久而久之,同事們都親切的稱呼他為“管家”,這個“管家”把閑暇時的精力全用來琢磨怎么節(jié)省單位開支上:電燈壞了,能修好絕不輕易更換;疏通馬桶,自己可以干絕不找“外援”…… 2018年上半年單位查出管轄庫區(qū)每季度水、電費消耗巨大,只十二庫一個庫區(qū)每季度水、電費就要十幾萬元,問題查出了,大家卻犯了難,面對著四萬多平米的庫區(qū),該從哪查起?劉明軍仔細分析排查,研究比對,最終決定先從三十多家客戶入手,經過逐個檢查確定沒有偷水偷電的情況后,又帶人趕往辦公樓一點點進行排查,最后把重點放在八個老式自動抽水馬桶上,為了印證自己的想法,他跑到衛(wèi)生間,不顧環(huán)境封閉氣味難聞,一遍遍聽沖水聲,一呆就是幾個小時。最后通過一遍遍聽沖水聲計算出每天消耗的水量,進而判斷問題出現在大功率水泵上,鎖定目標后劉明軍立刻趕往水泵房,更換水龍頭維修配壓閥后,他又把馬桶自動沖水時間從原來的3分鐘一沖水改成15分鐘一沖水,經過改造耗水量從每天的120噸減少至25噸,水泵從每天工作21小時減少至不到2小時,光電費一項每年就為單位節(jié)省了30萬開支。 將費用的開支精算到小數點后兩位的“大管家”劉明軍一年能為單位節(jié)省近百萬的開支。有人說他“摳”,他回答道:“如果這樣叫做摳,我愿意成為綜合部的葛朗臺�!� 第四本“挖潛”賬:廢物循環(huán)再利用,腳踝嚴重扭傷也要堅持,忍受高溫下的鐵皮炙烤,多項改造讓成本降至20%。 2017年6月上旬進入雨季,為防止雨水過大突發(fā)意外,需要購買沙袋防汛,300多個沙袋買下來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劉明軍忽然想起幾個庫區(qū)有廢棄沙堆閑置,急忙帶人前去搜集廢棄沙子,那段時間因為一直忙著在幾個庫區(qū)間來回奔波,劉明軍的腰疼病犯了,然而等沙袋全部裝好后,面對50斤一包的沙袋,他二話不說扛起就走,在他的帶動下大家僅用時一天就搬運沙袋300多個,等搬運完畢劉明軍腰已無法挺直,肩膀也紅腫發(fā)亮,稍微觸碰一下都是疼的,最嚴重的是他的腳踝,在搬運中不慎扭傷,同事們紛紛勸他休息一會兒去看看醫(yī)生,他卻堅持去庫區(qū)鋪設防雨涂料,鋪設過程中,細心的劉明軍發(fā)現用傳統(tǒng)方法鋪設防雨涂料存在著造價高、速度慢、效果不理想等缺點,看著時間一分一秒在過去,費用一點一點在增加,劉明軍心疼不已。 必須想到一個方案解決掉這些問題! 在保證效果的前提下,要將成本降到最低! 看著窗外逐漸密集的雨點,劉明軍腦海里靈光一閃,為什么不把涂料改成防雨布呢?說干就干,拖著傷病的身體,他用最短的時間找朋友聯系廠家定做防雨布,經過鋪搭防雨布,最終效果十分理想。從搬運沙袋到鋪搭防雨布劉明軍一共只用了三天,比傳統(tǒng)方法提前了兩周,預算上也從原來的7000平米25萬縮減到了不到3萬元,節(jié)省成本80%以上。 同月,白沙十二庫需要進行電路改造,因十二庫存放著各種高檔裝修建材,需在保證客戶正常用電的前提下進行改造。三排庫房電路達3公里長,請人改造成任務重、時間長,成本估算十幾萬元,考慮再三劉明軍決定自己改換電路。庫區(qū)倉庫內不通風,又是鐵皮材質,庫內溫度高達40多度,除了常人難以忍受的高溫,還需要冒著危險爬到離地面十幾米的地方作業(yè),面對這些問題,劉明軍咬牙堅持下來,每天第一個到達施工現場,最后一個離開,現場同事無不動容,在他的帶領下,庫區(qū)電路用時不到一個月全部改造完畢,最后實際花費不到兩萬元,為公司節(jié)省成本近80%。 除此以外,劉明軍還開動腦筋把辦公飲水從桶裝純凈水改成自動過濾熱水器,并給飲水器加裝時間定時器,下班可自動斷電;購買仿木紋貼紙改造辦公樓門……等等,這幾項又為單位節(jié)省開支八萬多元。 提起這些劉明軍只是微笑著說:“單位就是我們的家,花點心思做些改變,為家庭節(jié)省開支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第五本“用心”賬:用嘴吸出空調堵塞物,赤腳跳入遍布碎玻璃的下水道,把心“鉆”到錢眼里,他帶頭將節(jié)能挖潛融入到工作中一點一滴。 劉明軍自己出去辦事兒鄭州市內從不用單位的車,不是騎著自己的電動車就是騎著共享單車出門,帶頭做節(jié)能環(huán)保的表率。 不僅如此,工作中的一點一滴,劉明軍都把自己的心鉆到“錢眼兒”里,初入倉儲單位,對維修電路一竅不通,他就從最基礎的知識開始學起,虛心請教單位的高級技工老電工,用最短時間熟練掌握了電路維修的專業(yè)技能,隨后,“電工劉明軍師傅”就開始大展身手,單位的排風扇出了問題,新換一個要300多元,劉明軍拿起工具更換零件把成本壓縮到30元;庫區(qū)空調有了毛病,外邊的維修人員嫌距離遠開口路費就要100元,劉明軍自己拿著維修裝備跑過去維修;甚至單位的門鎖壞了,新換一套要30元左右,劉明軍拿來工具一陣敲敲打打就讓門鎖重回工作崗位實現“零”開銷。為了防止出現電工不在沒有工具無法進行維修的情況發(fā)生,劉明軍自備了一整套維修工具放在辦公室,單位的電工看到那套比自己裝備還齊全的工具時不由感慨:“明軍,我不服你不行�!� 單位的空調一直漏水,劉明軍經過排查,確定應該是排水管堵塞引起的漏水后,他毫不猶豫拿起空調排水管用自己的嘴巴對著用力猛吸,一口臟水吐出的同時,空調運行也恢復了正常。 同事們常說:“哪里有問題,只管往哪里去,明軍一準在那忙著�!� 2018年8月份大雨磅礴,庫區(qū)下水道被堵塞,劉明軍冒著大雨同安保部的工作人員一起趕到堵塞的下水道口,他看了一眼堵塞點,毫不猶豫地赤腳跳到布滿碎玻璃的下水道口進行疏通,等工作完成后,他的雙手雙腳也布滿了傷口。 劉明軍的辦公室常備著兩套工作服和一個急救包,即使這樣從來到倉儲單位的那一天,劉明軍身上的衣服就沒有保持過干爽皮膚也曬的黝黑,有次午休一位同事到辦公室,看到他把上衣掛到空調下好奇的問他原因,劉明軍解釋道:“衣服濕透了,趁著這會休息,放到空調下吹干點�!苯Y果話還沒說完又接到任務穿著濕透的衣服前去處理了。 面對這一切,劉明軍并不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有什么特殊,他把別人忽略的地方看到眼里,做別人不會做,想別人不會想�!罢J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對,而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劉明軍如是說。 異常繁重的工作,磨練出了一個鋼鐵般的劉明軍,哪怕假期,他也很難正常的休息,有回周末他同幾名好友聚到一起,剛坐下就接到通知單位電力上出現問題,當時負責值班的電工有事請假回家,劉明軍二話不說自費打車趕回單位,等維修結束回到家時已是深夜,一天的休假又泡了湯,對此劉明軍毫無怨言,他說:“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 工作上敢干敢拼的劉明軍,也有細心的一面。部門巨大的工作量和并不算高的收入,時間一長,難免出現人心浮動的情況,有次劉明軍發(fā)現有位老員工總是心不在焉,經過了解,得知他因工作繁忙不能很好的照顧家庭,導致思想波動產生跳槽的想法,于是劉明軍一次次主動找他溝通,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打開他的心結,最后這位老員工打消了跳槽的念頭,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 2017年劉明軍一位同事的愛人懷孕生子,因為經濟比較緊張,萬般無奈之下這位同事向劉明軍借了5000元,本身收入并不高的劉明軍得到消息二話不說就把錢打了過去,收到錢后同事發(fā)現是10000元,以為是劉明軍打錯了,打電話過去詢問,而劉明軍則對他說:“這是你們家的頭等大事,不能影響到你的工作情緒,這些錢你先用著,不夠我再想辦法�!边@種體貼入微的方式關懷著大家,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而生活中,劉明軍最感激的人是自己的妻子,他知道因為有妻子無私的支持,自己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上。每天一大早出門上班的劉明軍,回到家時妻子和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女兒卻早已入睡,說起來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最長的一次,足足一個禮拜沒有見到過女兒們的面,偶爾見到一次,卻總是灰頭土臉的。有次女兒們好奇的問他:“爸爸,你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呀?怎么衣服總是臟臟的。”劉明軍摸著女兒們的頭微笑著說:“爸爸是單位的大管家,只有爸爸的衣服臟了,其他人才能干干凈凈的。” “大管家”對外管保障、克勤儉,對內修自我、常歷練,儉以養(yǎng)德,廉以修身,成本效能與自我效能不斷遞增,平凡的崗位,取得最大的價值認同,這就是劉明軍心中的五本帳。 ( 來源: 中國公路網 作者:文 / 河南公路港務局集團有限公司倉儲單位綜合部副部長 曹小培 ) |